成语里的好读精神

作者:王立群 来源:《意林12+》

  先前有人统计,中国人年均读书量与韩国、日本、俄罗斯的人相比,是比较低的。中国人真的不读书吗?

  其实,中华民族历来推崇读书,姑且不提上流社会的士大夫阶层,就算乡村僻壤的农民也是追求耕读传家的。由此看来,中国人是有阅读习惯的,关于这一点,从一些成语典故中就能略知一二。

  第一个成语:学富五车。这个典故出自先秦时期的一个著名思想家惠施,惠施是先秦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个人读过很多书,知识渊博。和他同时代的庄子曾经这样说:“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后来就用“学富五车”来表示一个人的知识渊博。

  第二个成语:悬梁刺股。《三字经》中有“头悬梁,锥刺股”的句子,所以,古今对这个成语的意义部很熟悉,即使有人将“股”理解成“屁股”,在具体使用时一股也不会用错。

  这个成语是由两部分构成的——悬梁、剌股,涉及两个人,而且是不同时代的。先说说“刺股”。“刺股”的主人公叫苏秦,是战国时期洛阳人,据说曾向鬼谷子学习,学成之后,出游于各国。另外,像“前倨后恭”这个成语也和苏秦有关。“悬梁”的主人公叫孙敬,是东汉时期的人。这个人勤奋好学,废寝忘食。

  古代中国很重视读书,于是就有了孙敬的头悬梁、苏秦的锥刺股。苏秦、孙敬,不同时代的两个人,为了警醒自己,发愤读书,都采取了类似“自残”的方式,这种做法当然不值得提倡,再者,一味地疲劳读书一定会影响效率的。不过,古人重视的是这种精神。第三个成语:凿壁偷光。这个典故的主人公叫匡衡,是西汉末期人。第四个成语:囊萤映雪。这也是一个关于穷人读书的故事。《三字经》中也有记载:“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第五个成语:刮目相待,也作“刮目相看”,“刮目”的意思是“擦亮眼睛”,这个成语的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这个典故来源于三国时期的吕蒙。

  关于古代读书的成语,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这说明,中国古代的人是很崇尚读书的。

  但还有一种人读书是为了炫耀,为了卖弄。如“三纸无驴”的故事。从前有一个自以为博学的人,出去买驴。按当时的习惯,买家要给卖家写一份契约。他铺开白纸卖弄起来,下笔干言,足足写了三大张,还在继续写。卖驴人等得不耐烦就催他快点,他却说,不急,快写到“驴”字了。后来就用“三纸无驴”这个成语指废话连篇。除他之外,还有一个爱显摆的书虫,“袒腹晒书”。讲的是东晋时期的郝隆,无书不读,有博学之名。在当时,每年的七月七日这一天有晒衣的风俗,富贵人家纷纷将绫罗绸缎高高挂起。家贫的郝隆无衣可晒,于是袒胸露腹,仰面朝天躺在太阳下。有人问他这是在干什么,他傲然而答:“我晒书。”

  古人毕竟有可以炫耀的知识。而当下有人认为读书无用。我们用三个成语来反驳这种论调。

  第一个成语:三余读书。东汉末年,有个叫董遇的人,为人敦厚,酷爱读书。他与兄长依靠采集、贩卖野生稻谷为生,每次都带着书,一有空闲就拿出书读,哥哥笑话他,但他照读不误并终成大器。第二个成语:带经而锄。汉代的兒宽,受业于孔子的十一世孙孔安国,家贫无资,给人打工,锄地的时候都带上经书,一到休息时就诵读,后位至三公。第三个成语:负薪挂角。汉朝候的朱买臣,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他的妻子觉得这样很丢脸,还因此与他离了婚。后来的朱买臣功成名就,中国很多文艺作品都有他的形象,如“马前泼水”等。这是“负薪”的故事。“挂角”的典故,出自隋代。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骑牛外出,怕在路上浪费时间,于是把书放在牛角上,边走边读。

  成语写链接:

  1.鲁迅先生之所以“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是因为“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他献身文学艺术三十年,勤耕不辍,负薪挂角。如写日记,他从1912年起,无论生病、避难,还是同反动文人论战,乃至逝世前十几个钟头,始终没有间断过。

  2.做事并不是埋头苦干就成,还得讲究成效,没有规划,没有目标,像只无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花了时间,也很可能是三纸无驴的结果。3.忙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学生抱怨作业多,要背要记的东西多,忙得很;工人抱怨工序复杂,要赶的货太多,实在是忙;商人抱怨节假日大家都在休息,唯有他们还得铆足了劲儿地忙;就连看似最清闲的主妇,也在叹气买菜、做饭、拖地、洗衣琐碎的事儿太多,一天忙到头……如果汉代的兄宽也这样抱怨太忙,那便没有他带经而锄,更别提后来他位至三公了;如果加拿大的爱丽丝·门罗抱怨忙,不在琐碎生活之余写稿,那诺贝尔文学家也就没她什么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