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心

作者:龚细鹰 来源:《意林12+》

  破碎的瓷器能修复吗?地震后的心又能修复吗?中村邦夫用行动告诉我们,能。从小学习“金缮”的他不忘初心地一次次无偿修复,更像一种仪式,那不只是对瓷器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敬重。

  华灯初上,中村邦夫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又在家中的书房里开始另一项工作——修复瓷器。他仔细端详面前一只破碎的瓷碗,把每一块碎片放在瓷碗破碎的位置目测、构思……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使许多珍贵的瓷器也成了一地碎片,它们或是家中世代相传的宝物,或是已逝者留给亲人的珍贵礼物。中村邦夫无偿承担起了拯救地震中破损瓷器的任务,他以志愿者的身份走村串户,用自己掌握的“金缮”技术免费为灾民修补破碎的珍贵瓷器。

  “金缮”是日本一种古老的修补瓷器的技术,匠人利用生漆、糯米等原料制成粘合剂,将破碎的瓷器黏合复原,经细心打磨,最后用金粉涂抹在黏合的部位,“金缮”不仅使那些残破的碎片 " 复活 ",更为原作增添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残缺美”。中村邦夫从小学习“金缮”技巧,几十年的历练让他的修复技巧炉火纯青,尽管后来他未以此谋生,但他一直未荒废这门手艺,大地震发生后,他觉得正好可以用它为灾区的人们做点事情。

  一天,一个女子陪同她的母亲来找中村邦夫,老妇人手中紧紧抓着一个绢袋,她不停地问每一个遇见的人:“你看到我的花瓶吗?”女子告诉中村邦夫,地震夺去了父亲的生命,年迈的母亲一时难以从失去丈夫的悲痛中走出,整日神思恍惚。绢袋里装的是一个破碎的小花瓶,是父亲当年送给母亲的定情物,那是母亲一辈子最挚爱的东西之一,也是父亲留给母亲最后的念想,女子希望中村邦夫能将这个小花瓶复原,或许它可以帮助母亲恢复神智。

  送走那对母女后,中村邦夫仔细辨认每一块碎片的位置,用黏合剂涂抹在碎片的边缘,将它们黏合在一起,花瓶的原形基本恢复了,是一个精巧的小花瓶,瓶身上有蓝色的花卉图案,瓶身晶莹剔透,遗憾的是瓶口处有一块瓷掉落了,留下一个缺口,瓶口失去了流畅圆润的线条。如何弥补这一缺陷,中村邦夫苦苦思索,他联系女子,问她母亲可有什么喜欢的动植物。女子说母亲很喜欢银杏树,当初她与父亲就是在一棵银杏树下相识的。中村邦夫在花瓶的裂痕處涂上金粉,经过修补的裂痕如一条条金色的小路,在蓝色的瓶身蜿蜒而行,瓶口处,一片银杏树叶如一只蝴蝶翩然憩在那里,树叶上的叶脉清晰可见,叶柄则向下伸展着。银杏树叶使小花瓶承载了更多的往事与回忆,也比原来增添了更多的美。

  当老妇人看到已修补完毕的花瓶,眼前一亮,她猛地拥它在怀,用脸紧贴着花瓶,泪水潸然而下,喃喃道:“我终于找到你了。”最后,她向中村邦夫深深地鞠了几个躬,母女俩千恩万谢辞别了中村邦夫。

  这样的修复工作一直到现在依然在进行,中村邦夫让那些破碎的瓷片焕发出新的生机。有的瓷器破损得太厉害,中村邦夫就将它们制成筷架,让每一块瓷器都永久保留下来。尽管金粉的价格昂贵,但中村邦夫坚持免费为那些灾民修补瓷器,他要告诉那些经历过劫后余生的人们:无论一件瓷器破碎得有多么厉害,依然可以让它复原,甚至更加完美;生活也一样,无论遭受了多大的灾难,坦然接受它,精心修缮它,又会看到美与希望。

  “我希望自己修补的不只是瓷器,更是一颗颗心。”中村邦夫握着手中的瓷器,神情肃然。

  (李中一摘自《山东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