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如何将段子刷成成语

作者:刘黎平 来源:《意林12+》

  中国的成语生动形象,包含哲理,其实也可以说是一些高度凝练的段子,契合了人心,于是几千年几百年来不断“刷屏”,变成了成语。

  中国的成语已经成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有些成语也产生于思想家、文学家的诗文当中,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也是个产成语的专业户,我们来学习学习。

  接地气:可怜的动物形象击中人心软肋

  韩愈的求学求职经历都是挺坎坷的,有诗文为证,《与陈给事书》和《应科目时与人书》。

  然而,这两篇文章的事实是:韩愈向唐朝有关部门的有关官吏写信求援,但是文艺青年就是不同于常人。他写道:我韩愈这条龙,就算是陷入困境,也绝对不会向任何人请求帮助,那简直就像狗狗对着主人那样“俯首帖耳,摇尾乞怜”。

  于是,“俯首帖耳”和“摇尾乞怜”成了流传至今的成语。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其形象性。然而,韩愈描写的那条龙也很形象啊,为何比不过狗狗呢?这是因为龙毕竟神话色彩很浓,离我们很远,寻常人当中有谁比得上龙呢?倒是摇着尾巴的小狗形象,真实地体现了我们普通人为生活为前途奔波的无奈心境,击中了我们的软肋,很接地气,于是就刷屏了。

  现炒现卖:给人写墓碑写出好段子来

  韩愈老师一向为官清廉,老老实实拿薪水,安守本分,没想过要贪赃枉法。

  当然,韩老师在不触犯法纪的情况下,也想办法改善生活状况。有什么办法呢?其中一个就是“谀墓”,其实就是给死人寫碑文。一个有身份的士大夫去世了,其后人当然想要墓碑上的碑文写得好一点,那就得请大V来写,韩愈是当时的首选。

  有一年,有一位名叫胡润博的官员去世了,其后人请韩愈写墓志铭。在写到墓主生前的廉洁时,韩愈的发散性思维起作用了,神乎其神地来了一句“洗手奉职,不以一钱假人”,胡润博在担任监察御史期间,虽然过手大量的军用物资,但是他恪守本职,廉洁奉公,分文不贪,绝不把朝廷的钱私自给予别人。这句话形象到什么地步呢?有画面为证:“洗手”,把手洗得干干净净,不贪一钱便宜。于是,韩老师的“洗手奉职”刷屏了,然后呢,变成成语了。大家没有记住墓主是谁,但记住了这幅画面,记住了清廉清白的画风,当然,也就流传千古,刷屏千年了。

  不主故常:写工作报告也能写出成语

  韩老师不仅是个文艺青年,而且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颇有造诣,例如公元817年,唐宪宗命裴度征讨淮西军阀吴元济,并且取得胜利,活捉军阀头子吴元济,其行军参谋就是韩愈。

  早在讨伐淮西之前,韩愈就写了一份战前报告,这篇文章名为《论淮西事宜状》。

  在文中,韩愈认为,淮西军阀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强大,但其实已经日渐衰弱,经济实力越来越不济,军事力量也受此牵制。

  韩愈洞若观火,认为此时其他军阀不会真心出兵援助淮西,因为他们只顾着自保,最多也就是假装出强大的声势而已,于是写道“虚张声势”。这四个字,如同一个形象,将周边的军阀们敲着战鼓,摇着战旗,一路吆喝却不敢真刀真枪上阵的情形,生动可感地描绘了出来。而这种描绘因为极其有画面感,于是也给了唐宪宗,以及平叛的将士极大的信心,无形中壮大了自己的战斗力。可见,这成语也是战斗力啊。更奇妙的是,“虚张声势”也刷屏了。

  (心香一瓣摘自《南国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