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集体沦陷,拿什么拯救“制毒第一村”

作者:未知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有关“扫毒”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历来受到众多观众的追捧,而近日在广东陆丰的博社村却上演了一部真实的“扫毒大片”。此次扫毒行动共抓获182名犯罪嫌疑人,缴获3吨冰毒、23吨制毒原料,陆丰制造的冰毒占全国四成。“制毒第一村”不但制售冰毒能力强,还坐拥武装。乡村变“毒村”,制毒贩毒明目张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让很多人感到一种失调的“道德沦陷”。

  博社村只有“蔡”姓,制贩毒活动多为“家族式”经营,不少家庭直接或间接参与制毒也结成了“利益链”,只要村里村外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村民被煽动出来围聚、堵路拦截。村民如此“团结”除了基于血脉,真正的主导原因则是这可以挣钱。

  村子里一开始有个别的家庭靠制毒发家致富,后来渐渐变成一种致富经验,最后成为整个村子的“致富产业”。这背后的大环境,往往是因为贫穷,尤其是农村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导致的贫穷,成为道德堕落与犯罪的温床。另外,不容忽视的是文化氛围。传统村民生活里充斥的那种目光短浅和不思进取的文化因子,也决定了这种“有违常理”的致富经验容易蔓延。其实在全国少数地方也有类似的景观,形形色色的“骗子村”“乞丐村”,也是这样经历了由个别犯罪带动多数犯罪,继而形成道德麻痹、只认钱财的犯罪文化氛围。

  防止犯罪文化蔓延,让村民有替代性的、合法的途径谋求发家致富,这些都为公共治理提出了课题。一次扫毒行动让人记住的,不应该只有丰硕的成果,更应该关注的是,乡村如何进行重建,如何在法律失位和道德沉沦中得到拯救。

  【素材分析】如果任农村的法律、道德水平堕落,后果将非常严重,博社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农村本来就是以血缘和地缘为纽带而结成的共同体,有非常强的凝聚力,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这种凝聚力就有可能散发出“负能量”,社会危害性极大,因此明辨是非,由贫穷带来的问题还是要怎样合法致富。树立正确的集体主义观念和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速用名言】

  1.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前苏联作家 奥斯特洛夫斯基

  2.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古希腊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

上一篇:全城演“劫匪”:为9岁病童温暖圆梦     下一篇: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