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伦理

作者:南桥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美国社会也有一些“隐规则”,比如说到度假,大部分家庭想到的是去海边。当然,我这是看书看来的。

  在某种象征意义上说,我们对自然的巧取豪夺,破坏生态平衡,最终也会让我们自己遭殃。这几天,到处都看到有人转发:“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 劝君莫食三春蛙,百千生命在腹中。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也让人对中国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文化产生了反感,这是社会进步。新一代年轻人更注重环境,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像其前辈那样为了吃的无所不用其极了。

  我觉得更应该做一个关于吃的伦理道德选择的专题,或许更有意思。这里的话题其实颇复杂,在纯粹吃素和除了人什么都吃之间,其实有很多选择。在刚刚过去的“地球日”,《赫芬顿邮报》载文呼吁更多的人吃素。除了食物之外,他们也不穿丝绸(因为蚕的原因)和皮草。

  除了“上天”之外,还有“入地”问题。大量动物,造成的粪便,都跑到哪里了?如果一个小童在街上便溺,能引发地域冲突,那么假如动物的粪便,进入了我们的饮用水呢?确实,近年黄浦江上漂了死猪,这是被舆论所关注的。而很多动物的屎尿,则在我们的视线之外,进入了我们的地下水。如果我们的素食多过荤食,蔬菜水果种植多一些,自然能吸收不少动物养殖带来的破坏,甚至形成良性循环。

  因为这些原因,美国不少人成了“纯素主义者”,不乏一些社会名流,如前总统比尔·克林顿、拳王迈克·泰森、奥斯卡主持人艾伦·迪格瑞丝、田径名将卡尔·刘易斯等。美国已经有了些关于食物伦理的民间组织,在宣扬这些平衡、环保、人道的饮食观念,争取让人在农场的生计和动物的人道对待上有所平衡。

  我敬佩这些有着这样信念的人,以及宣扬这些理念的组织。没有坚强的信念和强大的关爱,拒绝肉食的诱惑谈何容易?我估计让我吃素很难,大部分人也一样。但有所折中是可能的,比如多吃素食少吃荤腥,比如少吃生产期的动物。春天万物生长,吃母鸟,吃春蛙这些,起码是对环境大有破坏,因为一下子就减少了很多青蛙、小鸟出生的机会。多点青蛙和鸟雀,我们的食物里就少一些除虫的农药。人类的居住环境,是我们可以亲手改造的。

  这些年在周围,吃的东西,再复杂也不过是牛排和汉堡,想想看中国的饮食文化,感情很复杂。我怀念中国饮食的气象万千,这是斩不断的文化记忆。但是我反感为了口腹之快而对动物的残忍。记得有一次看到水族馆鲨鱼展览,边上说明中特意说中国人吃鱼翅,导致鲨鱼遭殃。我想幸亏他们还不知道我们怎么用卤料折腾驴,怎样吃猴脑呢。我希望,在走出温饱之后的中国,我们关注不仅仅是舌尖,我们对于动物世界,也多一些悲悯。对动物十分残忍的人,说他们能对人好,打死我都不信。

上一篇:王二不二     下一篇: 知足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