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军训

作者:储殷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适用话题】改变 适应 国防教育

  无论中外,国防教育都是国家公立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旨在培养国防意识,有利于塑造具备爱国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的合格公民。

  西方国家虽然没有中国的军训制度,却有类似的童军制度,其特征也是把一些军队的训练方法用于训练6岁到20岁的青少年。最典型的是美国,其童军制度一直被视为美国公民的摇篮,每4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曾经参加过童军的训练;在登月的12名宇航员当中,有11人都曾是童军的成员。

  我国的军训制度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其实质是通过一定的军事训练,来培养青少年的集体主义精神、服从意识、奉献意识与爱国主义精神。随着应试教育的强化与全民皆兵氛围的弱化,我国的军训制度一度流于形式,其效果才越来越受到质疑。目前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改善军训方式和提升军训效果。

  其一是谁来军训。军训虽短,很多参加军训的学生却仍然属于未成年人,因此对于军训的教官,应有非常严格的资质要求。教官本身应该接受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培训。没有人能接受以简单粗暴、侮辱人格甚至摧残身心的方式来培养服从精神。其二是如何军训。军训的方式应该尽可能地多样化、趣味化。

  目前,无论是课堂教育还是实践教育,都缺乏国防教育、公民教育与国家安全教育。这种教育上的缺陷,造就了一大批嘴上高尚无私、遇事自利怯懦的爱国主义行为艺术家。更为严重的是,中国长期以来奉行的独生子女政策,严重扭曲了青少年的成长氛围,使得不少青少年处于过度溺爱与过度任性的状态,以至于许多孩子只知权利而不负责任,只顾索取而缺乏对他人和集体最起码的尊重。在这种情况下,集体主义、奉献精神和公民精神的培养不是多了,而是少了。

  在应试教育与独生子女文化已经形成的大背景下,军训制度面临的不是制度存废问题,而是如何提升质量的问题。以军训制度为切入点,培养有责任、守纪律的合格公民,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素材分析】不能因为一个孤立的事件,就全盘否定一项制度。积极面对问题,不断改进,才能达到最终优化。现在军训制度要做的是适应社会需求,从方法上进行改变,而不是简单地废除。

  跟帖

  @南木:军训,可能是普通人一生中最接近军队的一次体验,是年轻人感受部队生活的最好方式。

  @问景:至少看上去,军训是可以和一些更加美好的品德联系在一起的,比如“协作”“团队意识”“高效”“意志力”。但我所体验过的军训,它只同一种“品质”有关,那就是“忍耐”:对于“彪悍”到“不解释”的“规则”,需要忍耐;对于事实上的低效和管理疏忽,需要忍耐;对于未必科学的训练方式,也要忍耐。而“忍耐”显然并非是通往上述美德的优质路径,服从才最关键。当我们谈论军训时,总是提及“方式方法”的改良,而我认为,事实上最需转变的,是理念。

  @叶克飞:在如今的大学里,你很难看到独立与自由的存在,军训就是打断学生脊梁的第一课。站军姿、走正步,无非为了在军训结束时来一场会演,让校领导享受一下坐在主席台进行检阅的感觉。

  @刘老师:军训教官面对那些懵懂的学生们,也像家长面对自己有些叛逆、状况百出的孩子们一样,教给他们的东西,一开始可能会被抵触,很长时间以后才被领悟和珍惜,但这些在他们成长中都不可缺少。

  @傅爸爸:让军训成为孩子们的成人礼吧!细皮嫩肉的他们一直被当作宝贝,也应该吃点苦,感受一下组织纪律了。

  @夏飞:军训除了教会我们叠被子、站军姿、听话,还有什么?教官只照顾漂亮的同学,我永远站在太阳地里,苦!

上一篇:鸡肋的军训不应再作为必修课     下一篇: 我的军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