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馒头本一家

作者:锦瑟 来源:《意林少年版》

  包子本不叫包子,它最初是以“饼”的名义出现的。明代周祁《名义考》中介绍:“蒸而食者曰‘蒸饼’,又曰‘笼饼’。”

  三国时,经诸葛亮之手,包子有了另一个名字——馒头。据记载,诸葛亮率军南渡泸水讨伐孟获。根据当地习俗,大军渡江之前必须以人头祭祀河神。诸葛亮觉得太野蛮,遂命人以白面裹肉蒸熟,代替人头投入江中,并将其命名为“蛮头”。最终,诸葛亮得到神灵的佑助,七擒孟获,奠定了蜀国大后方的安全。“蛮头”也因此传了下来,后人又将其改名为“馒头”。

  不过,“蒸饼”的称呼并未因为叫“馒头”的出现而退出历史舞台,而它们其实指的是同一样东西。到了唐朝,包子变得越来越秀气,连名字也开始文气起来,有了“玉柱”“灌浆”等美称。宋代,为了避皇帝赵祯名讳,“蒸饼”被改成了“炊饼”。

  包子的名称,可能始于北宋。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饮食果子》:“诸般蜜煎香药……更外卖软羊诸色包子。”到了清代,形式有了变化。包子、馒头出现了分野,无馅的称馒头,有馅的称包子。不过,江浙一带古风犹存,有馅无馅仍统称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