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记忆之敌

作者:赵芊 来源:《意林》

  “这个时代太二,我不跟了。”崔永元扔下这么一句话,扭头去做历史。他不怕得罪谁,只是为了完成自己。

  崔永元2001年去了日本,去了NHK。一个正在工作的人问他,要看什么。他说要看张学良,她就在密密麻麻的视频里给他放了那里张学良最早的视频,三十分钟的演讲,看完他受了刺激,这是我们的历史,现在却在别人手里。

  参战的老兵们正在变老,在失去记忆,更多的已经去世了。历史正在这垂暮的老年人的身上一点点逝去,像溪水,悄无声息的,崔永元决定去找那些老兵,做口述历史,在这些老兵的记忆里得到最真切的记录,他们老了,可能记忆会有偏差,会有中断甚至混乱,可是没关系,十个人不行就一百个人,一百个不行就一千个,这些叙述彼此重叠交叉冲突,又彼此印证补充联系,总会呈现出一个相对真实完整的过去。崔永元不下评论不做分析,只是真实地甚至近乎虔诚地记录。

  “我希望五十年以后六十年以后,终于有一本被大家公认的书,不管它是宏观叙述的还是细节叙述的,大家认为它是真实的。它在最后写一句,本书部分资料取自崔永元《口述历史》就行了。”

  他采访了三千五百个人,超过两百万分钟的影像资料,还有超过三百万张的老照片。这些当然不能全放在我的抗战里,可是他仍然选择将它们去记录下来,他不仅仅是在完成一本书,而是在和时间赛跑。2006年的时候他采访了103位老兵,第二年回访的时候已经有一多半不在了,可是他们的记忆留了下来,他把这工作说成“抢救”。

  时间,是记忆之敌。它用它永无止境的不急不缓的脚步,拖住记忆,稀释它,冲散它,消磨它。可是历史不能忘记。它和着整个民族的血泪,奋斗,挣扎,历史不是财富,对历史的反思才是财富。

  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是怎样延续,怎样繁荣,怎样陷入危难,怎样走出泥淖,历史终究会给我们答案。我们也会在反思中活得更好。

上一篇:有记忆才有幸福的可能     下一篇: 培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