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忧思

作者:明的忧思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刘慈欣在《后记》中介绍,他希望描述一个零道德的宇宙图景,但是《三体》本身却并非是零道德的,它充满了对于人类社会的道德反思,刘本身在《三体》中未介入作任何的道德论断。虽然作为“反派”出现,但叶文洁们所拥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却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所以说这篇文章处处透射出对真理、美好、平等等普遍伦理的向往,并闪现出不少的个体光辉,值得我们献上最高的赞礼。

  《三体》的文字更像是一篇纪实文学,在前半段,文革也差不多只占了六分之一的篇幅,但是这个精彩的开篇却加深了小说的道德寓意,增加了小说主题的厚度。这类扎根在现实基础上的科学幻想,需要更为深厚的科普功底,乃至于刘自己都说,很容易写成“即无小说的生动,又无科普的正确”,不过刘的确做到了“小说的生动”与“科普的正确”,科幻底蕴着实让人惊叹,我得说,这一篇硬科幻即使不能称上最好,也已然跻身最优秀的作品之列。不过,个人以为,《三体》最高明之处并不在于其情节之“悬”与科幻之“硬”,而是在于其对零道德宇宙的构想,他将相对主义从人类社会之间升级到智慧文明与智慧文明之间,由于文明彼此都采用利于自身利益的道德观念,从而导致了全宇宙范围内普遍伦理观念的缺失——即零道德的宇宙。这是一个如此显而易见的隐喻,当我们将范围再缩小的人类文明的程度,这岂不就是一个零道德的世界诞生的深刻内因?

  然而刘却并没有因此绝望。在《三体》里,有一个无足轻重的三体人在收到叶文洁的讯号以后,发出了阻止地球人进一步联络的警告信号,其对人类世界的同情与其个人英雄主义般的正直感超越了文明、种族的界限,这样的个体也正是道德宇宙能够建立,文明能和平共存的希望所在。而树立这样的个体范本,显然也正是作者最终的期望。

  在结尾处,三体人成功的锁死了地球人的科技进步,三体的舰队将在四百年后到达地球,面对四百年后被毁灭的命运,科学家意志消沉,小说中的人物大史为了让他们振作起来,带他们来到一处郊外,那里正闹蝗灾,大史告诉科学家,相比人类与三体人,蝗虫与人类的技术差距更大,人类自文明诞生以来就希望灭绝蝗虫,但是蝗虫依然傲然于天地间。三体人与人类同样没有意识到的是,“虫子从未被消灭过”!

  至此,《三体》展现出更为宏大的精神内涵,体现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命在追求生存与平等时那强大的生命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