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教你在考场上“讲故事”

作者:陈永睿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讲故事”比“讲道理”更能打动人心。习近平总书记就是“讲故事”的高手,无论是出访时的演讲、会议上的发言、调研时的谈话,还是报纸上的文章,临别时的赠言,他都讲个故事,有时还不止一个。这些故事,既拉近了与听众(读者)的距离,也有很好的说服力。例如,2015年9月他访问美国时,他以“‘柳林海号’远航”和“汶川地震‘爱的包裹’”的故事开场,感动了美国人。无独有偶,莫言在写作时也擅长“讲故事”。他之所以能在中外著名作家中脱颖而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会“讲故事”。同样,我们在写作时,也要擅长“讲故事”,使作者、读者和写作对象“三位一体”,即作者创造具体可感的形象,这种形象(写作对象)是能调动读者感受、联想和想象的图景,读者因此而在头脑中浮现出生动可感的画面或场景,诚如,作者、读者与写作对象就能“同频共振”。

  【写作攻略】

  一、介入自我,先声夺人——诺奖作家也善于从“我的故事”开讲

  讲故事比讲道理更有用,讲好自己的故事,会“一曲菱歌敌万金”。大隐隐于市,有些文章,表面上看似思想深刻、知识广博、辞藻华丽,其实并不能代表作者具备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些微小的故事,更能打动人,真正的好文章,往往从故事开始,或者用故事说话,莫言之所以能在中外著名作家中脱颖而出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会“讲故事”。罗马尼亚诺奖作家的获奖感言,就是从一块手绢的故事开始的,那一块手绢印刻着他对生活、对童年最深刻的记忆。我们写文章,不要总是以伟人的口气指点山河、臧否人物,唯独没有“自我”,而应该摒弃“代圣人说话”的思维方式,树立“讲故事”的理念,通过“我”的观察和感知来“讲故事”,用“故事”诠释自己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使读者在情感上产生一种亲近感和认同感。例如:

  上初中那年,我回到了南方。总以为,雪,会像在北方一样,像一个很有“范儿”的明星,到了冬天,就会如期而至。于是,在冬夜里总有一个美丽的梦伴着我:白雪皑皑的世界里,我袭一身红裙,在雪中轻歌曼舞,漫天的雪花飘洒在我的红裙上,飘浮在我的发梢上,飘落在我的指尖上,数不清的雪花与我共舞,我们在天地间尽情地舞动,跳出了一支又一支华丽而欢愉的舞曲给大地,给心灵如雪一般纯净的人们。(2015年天津卷高考作文《范儿》)

  不需要更多的议论,就是这样鲜活的“梦见范儿”的故事,就能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的故事,也能唤醒读者沉睡的记忆,使读者为之颔首称许。

  二、调整视角,相机转述——文中有“我”“我看见……”“我听说……”

  高尔基说:“文学即人学。”我们写作文,必须文中有“我”,这个“我”,并非狭隘意义上的个体的“我”,而是融入写作主体感受、体验和情感的“真我”,这种感受、体验和情感,可以通过第一人物来表述,也可以通过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来转述。许多情况下,“我”并没有亲临现场看到什么,只是“道听途说”一些情况,写作时,我们就要想办法将这些“道听途说”的东西转换为自己亲眼看到的东西。传统相声《扒马褂》即反映了这种现象:一人说大话,另一人就百般圆话,说大话的那人总是说“我看见……”其实,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在聊天时,也多以“那天我看到”作为开头,以吸引听众,满足听众的好奇心,使听众感到自己听的是真事。写作文更是如此,我们应运用多种方法将“我”置身其中,或站在旁边,客观“转述”,或退居幕后,冷静“旁白”,或穿越古今,心灵“对话”,从而通过对现场的模拟,吸引读者如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可信性,产生一种直入对方骨髓的感染力量。例如:

  我听说这样的故事。她,一个命运多舛的姑娘,家境贫寒,连初中都没有读完,只能在街边给人洗碗。看到孩子的画板,喜欢画画的她,眼睛中有一种特殊的光彩。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争取到一个在艺校当清洁工的机会,她常常用学生的废画纸画,为了能得到专业训练,她不要工资,只求学校同意她干完活后去上课。就这样,她最后圆了自己的梦。她就是邓轩。这样的故事,相信,在你的身边,也时常发生着。(《梦想像花一样绽放》)

  这样的故事,“我”的参与度并不高,只是从一个旁观者或旁听者的角度去记叙事情,虽有主角之名无主角之实,但可对整个事件起到推动作用。这样的视角,也能引领读者入其境,会其神,为之关注留神。

  三、关注细节,打造“亮点”——讲细节让故事变有趣

  一位哲人说:“读者还有更广泛、更深层次的需求,如果他们的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逃走……我们忽视了一个所有读者最普遍的要求,一个所有要求中最基本的要求: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分上,让它有趣一点。”莫言的故事中有许多传神的细节,这些细节,看似寻常最奇崛。因此,我们要树立“致广大而尽精微”的理念,以一滴水来折射太阳的光辉。我们要用一双聪慧的眼睛,细心观察生活,及时捕捉“动情点”,抓住自然中的一排大雁、一叶嫩芽、一条小河,人世间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等等,或运用“白描”手法简笔勾勒,三言两语概括事物的特征,或运用“蒙太奇”手法巧妙链接,将不同地点、不同距离、不同角度富有特点的对象,按照特定主题组合起来,说明同一或不同道理。这样选择最能表现对象特征的典型细节,从细微处入手,从关键处入手,就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增强内容的真实性、生动性和感染力。例如:

  我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在一个车间,机器正在快速地运转着,此时车间里只有一名男工人和一名女工人,突然,意外出现了,运转着的电梯出现了故障,而这两名工人,同时抓住了一根竹竿,而这根竹竿也是摇摇欲坠,只能承受一个人的重量,而这时女工人低下头缓缓地说:“我还有两个孩子”,男同事只是向她微笑着说“好好照顾你的孩子”,便松开了那只紧抓着竹竿的手。(2015年北京卷高考作文《深入灵魂深处的热爱》)

  这样的故事,并没有讲什么豪言壮语,为什么能让读者如此怦然心动?因为,浓墨重彩的细节描写,既使写作对象具体可感,又使读者如睹其人,如闻其声,自然而然地与作者、写作对象“同呼吸、共命运”。

  四、创意“构思”,相机“点评”——尽量把故事讲得新颖、深刻一些

  讲好自己的故事,既要注意“讲什么”,还要注重“怎么讲”。我们所讲的故事,不能总是大家所熟悉的陈谷子烂芝麻,看(听)了第一句,便知第二句及结尾,因此,“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我们要善于创新,像莫言那样,“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所谓“自己的方式”,就是相机运用自己最拿手的构思方式(抑扬法、悬念法、对比法、误会法、巧合法、象征法、铺垫法、擒纵法等),或巧设悬念,使故事跌宕起伏,曲直交错;或构成对比,使故事反差强烈,虚实相衬;或精心布局,使故事前后呼应,结构严谨,或运用精彩回放,使故事一曲三折,扣人心弦,等等。同时,为增强故事的深度、广度和厚度,我们还要在“讲故事”之后,相机进行“点评”,或总括要义,或点其精髓,或概括要点,或探幽索隐,话不在多,精辟就行,句不在长,简练则灵,从而使“述”“议”一体,相得益彰。只有这样,我们的故事才能尺水兴波,别具一格,“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境。例如:

  霸王一生的最爱有两样,一个是虞姬,一个是我。虞姬已以身殉霸王,我作为天下第一名马,岂能不以身效法?但我毕竟是马,不知可否如愿?我被老者带回江东后,唯一能做的就是绝食,老者看出了我的心思,他摸着我的头,爱怜地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听了老者的话,我似乎明白了英雄的含义:天下无常胜英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霸王如此,我也如此。(2015年北京卷高考作文《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

  这个故事采取创新的形式,将“我”化身为“乌骓”,叙述了与英雄相处相知的过程,结尾画龙点睛,使文章具备了温度和厚度。正因为这样“讲”故事,让读者对曾经熟悉的“旧事”有了“陌生”的感觉,不禁兴趣为之激发,情感为之起伏。

  【经典借鉴】

  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自小我便喜欢唱《七子之歌》,自小我便钦佩闻一多先生的诗才与人品,自小我便奉闻一多先生为我心中的爱国英雄。

  这一晚,我躺在床上,捧读着闻先生的《红烛》,让他的诗陪我入眠……

  时钟定格在1946年7月15日,抬起头便看到了“李公朴追悼大会”一行字,我的心没来由地颤抖了一下。记得这是不同凡响的一天,对的,闻一多先生就是逝世于这一天。想到这里,趁追悼会还未开始,我要去阻止闻先生的公开演讲。

  这时,闻先生还没有来。我便朝他来的小巷走去。迎面走来一个人,他戴着一副圆眼镜,一件粗布长衫,一头蓬松黑发,一脸刚毅不屈。虽然我原来不曾与闻先生见过面,但我一眼就认出这便是闻一多先生了。

  闻先生并不认识我,也就看也没有看我一眼,直直地前往李公朴先生的追悼大会现场。我上前拦下他说:“闻先生,您不能去,场内有特务,太危险了。”闻先生瞥了我一眼,冷冷地答道:“若无危险,何谓救国?”

  如我所料,充满了热血和刚性的闻先生,岂是我可以轻易阻拦的?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冲着他说:“先生,您的妻子和孩子们盼着您早点回家。”

  这一次,他回过头来,细细地打量了我一眼,深情地说:“谢谢你!我会的。”然后,迈着坚定的步伐继续向前。

  他一定知道,他走向革命的舞台,也是走向牺牲的前线,但他坚定不移,一往无前,无人能阻拦。

  追悼会上,这位的民主战士,慷慨激昂地向民众做了最后一次演讲,他说: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我像在场的所有听众一样,被深深地震撼了。

  当我再次回过神,简短的追悼会已经结束。环顾四周,已没有了闻先生的身影。此时,天色渐暗,阴云低沉,我心里咯噔了一下,转身便飞奔出会场,去寻找闻先生。

  我是在那条小巷最后一次看到闻先生的。巷子里没有一个人,只有悲悯的过堂风让人感到寂静和悲凉,在小巷深处,我看到了闻先生,他倒在血泊里,汩汩的鲜血还在他身上的十几个弹孔中不断涌出。看见这场景,我觉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了,我的心一阵一阵地疼,我的喉咙不听使唤地发出不成语调的声音,我的身体更是不由自主地瑟瑟发抖。

  在闻先生的遗体前,我愣愣地站了半晌,才低声地说:“闻先生,您不是知道妻子和孩子们还在等您回家吗?”

  您说:“个人之于社会等于身体的细胞,要一个人身体健全,不用说必须每个细胞都健全。”

  闻先生的声音仿佛飘荡在周围,我看见闻先生流在地上的鲜血化为一面旗子,渐渐变大,变红,红得像冉冉升起的朝阳。我想,这便是闻先生渴望升起的红旗了。

  “闻先生,原来以为您只是一位诗人。”我喃喃地说。

  您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此生有幸,我得以与我心中的英雄生活了一天,虽然是在我的梦境里,但是那面血染的红旗,却永远飘扬在我的心中。

  【赏析】这是2015年北京优秀高考作文。作者虚拟了“我”与闻一多相处的两三个场景,讲了几个动人的故事,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激荡着读者的心,以闻一多的诗句和语言,深刻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这样,让“我”来讲述故事,就促使读者与作品产生了“心电感应”,共享了情感的腾挪跌宕,共建了生命的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