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学率奇迹:探秘美国的“衡水中学”

作者:万维钢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在美国,很多贫困家庭的孩子面临的挑战比普通的中国孩子大得多。由于很难得到足够的监督和管教,他们往往缺少自控能力,他们甚至连每天按时上学都做不到。

  可是美国公立学校改革中诞生了这样一个奇葩——KIPP(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知识就是力量”项目)。在这个学校系统上学的绝大多数孩子来自穷人家庭,其大学升学率却超过80%。

  1993年,青年教师麦克·范伯格和戴夫·莱文因为不满当时公立学校的落后局面,决定创立自己的学校系统——KIPP。

  KIPP录取学生的方式很独特——不看学生之前的成绩,而是采取抽签的形式。正因为入学没有选拔,KIPP取得的成就才更令人敬畏。KIPP的学生在五年级入学的时候,其数学和英文成绩在全学区排位落后两个百分点,到八年级时,他们的成绩100%超过平均水平,在其所在城市的所有学校中名列前茅。

  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办法非常简单:不是家庭和环境因素不好改变吗?那干脆让学生每天在学校多待几个小时。早上7点25分开始,下午4点30分结束。这意味着,学生要在早上五六点钟起床,晚上五六点钟才能回到家里。不但如此,KIPP还在星期六上半天课。

  但最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这里所接受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KIPP的理念,可以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来概括。

  一个中心,就是一定要考上大学。“大学”,是KIPP学校里最常出现的词语。老师跟学生说的话,跟家长说的话,学校里的各种口号,处处体现“上大学”这个中心目标——哪怕他们只不过是初中生。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被领着去大学参观,去接触从KIPP毕业并成功考上大学的校友,树立自己有朝一日也要上大学的愿望。教室用各个大学的名字命名。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心仪的大学。

  两个基本点,叫作“Work hard,be nice(努力学习,好好做人)”。这两句听起来很俗的话,绝对不是随便说的。KIPP的学生有七个目标品质:坚毅、自控、热忱、社交、感恩、乐观和好奇。这也是KIPP的“核心价值观”。KIPP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往学生的脑子里灌输价值观。比如“斯坦福棉花糖实验”:那些能坚持不吃第一块棉花糖,一直等到实验人员拿来第二块棉花糖再吃,表现出强大自控能力的孩子,最后都会有出息。KIPP的T恤衫上印的不是“自控”这个名词,而是“别吃那块棉花糖”!

  “努力学习,好好做人”——这两条其实说的都是自控力,前者是学习中的自控,后者是人际交往中的自控。

  为什么KIPP最喜欢自控力?现在有一句流行的话:“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谈不上拼天赋。”这句话其实是有道理的。一个自控力强的人,生活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素材运用】学生本性顽劣好动,培养成才自然困难,这都是人人皆知的。教育应该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契合学生的实际,重新制定教育的方式,从品质上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道德素质。正如KIPP一样,引导着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懂得尊敬他人,懂得调整、控制情绪,在成长的道路上,他们也就容易看到希望和荣耀。

  【速用名言】

  1.测量一个人的力量的大小,应看他的自制力如何。

  ——意大利诗人 但丁

  2.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论他是何等卑微与可笑。要记住活在每个人身上的是和你我相同的性灵。

  ——德国哲学家 叔本华

  【适用话题】明确目标;严格律己;懂得尊重;自我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