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42秒视频”流于口水

作者:王石川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单纯看视频,用“隔岸观火”或“冷血至极”来批评拍摄者,似不过分。从常理、常情上看,眼看他人危难,不仅不伸出援手,还在当事人“绝望的哭号声中”淡定地拍照,且“手机端得好稳”。这番场景,甚至让人想到鲁迅先生笔下的麻木看客。

  然而,真相并非如此。拍视频者并不是没有尝试救人,而是一看到危情,“先是拿起楼上的桶和瓢,往那个窗户泼水,但隔太远了,泼不着”;也不是淡定拍摄,“当时两只脚都在抖”;更没有幸灾乐祸,而是不胜唏嘘,“生命真是脆弱。想过去救他,可什么工具都没有”。

  显而易见,这又是一个误会。

  化解误会不难,难的是化解纠结的人心,乃至偏见。有些人一遇到公共事件,特别是看到当事人处于危境之中,很容易想当然地认为围观者冷漠。其实,许多事情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更不是非白即黑。路见不平,令人敬佩;作壁上观,未必冷血。

  对于遇难者家属来说,这段视频客观上是一种冒犯,也是一件极其残忍的事情。广东消防官微或许有资格谴责拍摄视频者,但太过情绪化,甚至恶语相加,也不可取。未掌握真相,何以乱下判语?消防机构虽以护佑公众安全为己任,但不必由此站上道德高地。再说,广东消防官微将视频放在网上,实际上也造成了最终被广泛传播的后果,其传播范围远甚于微信群,广东消防官微难道不觉得失当?

  当然,如果停留于打嘴仗就太低级了,透过这起事件,公众形成的最基本共识应该但不仅包括,如何防范火灾?如何更好地自救?如何见义智为?如何看待别人的行为?还有,火灾究竟是如何发生的,又该如何消除不易施救的消防困局?全方面吸取教训,这起事件才不会流于口水般浅薄。

  (摘自《京华时报》2016年4月18日)

  链接阅读:(本刊2015年第6期热词时文“再见,姚贝娜”——《新闻无意伤害为代价》)

  【素材运用】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然而,有时,眼睛看到的未必都是真实。在这个“42秒视频”里,一个鲜活的生命瞬间葬身火海是实,但仅根据视频,就对拍摄者大吐“口水”却是子虚乌有。生活中,真相从来都是不肯轻易示人的,对于任何事情,我们切不应不分青红皂白就急于妄下断语。请相信:总有一天,“水落”之时,必定是“石出”之日。

  【适用话题】发现真相;尊重他人;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