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删”和“禁”救得了“越来越猥琐”的汉语吗

作者:曾颖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适用话题】理智理性 美与丑 话语体系 多元共生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语境,这个语境下所产生的语言,与当时人们的心态、社会环境和经济生活环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这其实是一种客观投射,而并没有什么褒贬之分。甚至包括被主流文化人士所鄙视和仇恨的“粗鄙语言”,也是作为其客观存在的一部分。

  在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当下年轻人的话语特征: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你听到两个80后或90后的年轻人互称“贱人”,并不断用“你去死”之类的语言相互问候时,千万别认为这两个家伙是在吵架,而是两个亲密的伙伴在说知心话呢。在他们的话语体系中,还包括:逊、毙、晕、猪、呆等词汇,也被彻底地颠覆了传统的语义,而变成相反的含义。在他们的价值观里,严肃是留给陌生人的,“逗逼”是留给小伙伴的。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接触了许多90后的孩子们,作为他们的父辈,我发现,90后这一代人身上,有许多前代人所不具备的特色,而其中最大的一个特色,就是在他们的词典中,居然没有贬义词,在他们的话语系统中,以褒义词和中性词居多,这当然与他们出生在政治相对稳定,物质供应充足的时代有关,他们没有太多尖锐与负面的人生体验。他们的世界,不再是二元对立,而是多元共生的。没有非此即彼的剧烈对抗,而多了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还可以那那样的兼容与共生。

  于是,词汇在他们面前,重新回到了词汇本身。他们不再顾忌词语的属性,他们明白,说法只是说法,说一个人是屎他不会因此就成了屎;而说一个人是天使,他也不会因此就成了天使。

  一些人会认为,这种没心没肺没是非观的人生态度,是90后不堪的大毛病。而我却觉得,这恰恰是人类往前进步的一个重要特征。一个只有单重标准,审美和审丑观都被框定的世界是多么可怕!旧的规则和约定俗成的习惯被打破的本身,便是时代进步的一个特征。

  作为一个身心都已套了太多框框的前辈来说,一时半会儿也不太习惯小朋友们把可爱的兄弟姐妹称为猪,满嘴爽呆酷毙去死之类的沟通方式。但这些不是他们唯一的话语方式,我只是为了讲述他们对词语的不迷信,而选了些极端的例子,多数时候,他们的话语还是阳光而温暖的。

  比起前人来说,他们是心理负担最轻的一代,几千年的沧桑,不必要写在他们的脸上和刻在他们心上,他们天真,他们没有一元化的审美观,他们对美和丑,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认知。但是,这种宽松的心境和状态,会随着外力对他们的行为甚至思想的干涉而改变。你可以打着“为了他们好”的名义,让他们不上什么网站,也可以打着“为了保护他们”的旗号,限制他们看什么书或电影。但你最终得寸进尺还要管制他们说什么话甚至想什么,显然,过分了。

  但这样真的好吗?而且有用吗?要知道,在《皇帝的新衣》里,真正最终明白并讲出真相的,其实是孩子们。

  【素材分析】把心理与思想从文字的约束中独立出来,活出一个真实的自我、轻松的自我,或许这才是90后孩子们真实的面目。面对一个迥异于往常话语体系的群体,又何必紧张兮兮,挥起道德的大棒,无情地诅咒、打压?何不尝试着去探讨一下他们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及他们独特的多元共生的话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