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如来《大唐玄奘》:千古一般若,取经济苍生

作者:未知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编者按:中国人最熟悉的唐朝年间的僧人玄奘去西天取经的故事,终于被霍建起导演拍成了一部完整的电影《大唐玄奘》。这部电影在尽可能真实还原历史的背景下,为我们展现了唐朝僧人西去天竺取经的故事。与以往卖座的商业片不同,影片中没有那么复杂的人物关系,紧张迭起的故事情节。影片从头到尾贯彻的也仅仅是人物的真实故事,然而有些真实却比小说传奇要精彩得多,也更慑人心魄。《大唐玄奘》的魅力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随小编一探究竟吧!

  影片背景:习近平掀中印关系的新篇章,《大唐玄奘》文化助力

  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历史性访问印度,掀开中印关系的新篇章。在两国领导人的见证下,中国与印度签署了《关于视听合拍的协议》,开启了中印两国电影文化交流的新起点。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布启动三部表现中国与印度友好交流题材的电影:《大唐玄奘》《功夫瑜伽》和《大闹天竺》。《大唐玄奘》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拍摄的。

  文化背景:印度人喜欢、感念玄奘,进入教科书

  据《大唐玄奘》导演霍建起介绍,在印度拍摄这部电影的过程中,他了解到印度民众非常喜欢玄奘,就连印度小学的课本里也有玄奘。这是因为玄奘为印度的历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古代印度人对自己的历史和地理缺少记录,印度佛教的大部分遗址,包括著名的那烂陀寺都是根据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发掘的,所以印度人感念玄奘,传颂玄奘。

  影片简介

  影片讲述历史上的唐朝高僧玄奘历时17年,不畏艰难险阻,前往天竺取经的传奇故事。大唐贞观盛世,年轻的玄奘法师为求佛法真谛冒死偷渡出境,一路上遭遇千难万阻,天灾人祸,遭遇了官兵围堵、徒弟背叛、埋身沙海、断水绝粮等事情,但玄奘法师一心求法,不惧艰辛,最终抵达印度,在印度弘扬善念静心修佛,游历印度诸国,求取真经,最后等他从无遮大会辩论成功回国之时,已经是年逾五旬的老人了。回国后,玄奘又潜心弘扬佛法,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佛家。这部电影不仅在故事上还原了历史,霍建起导演还不惜重工,不怕车马劳顿,进行了实景拍摄,茫茫大漠和印度的异域风光令人耳目一新。并且在角色塑造和人物造型上,为贴合史实也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知识链接1:玄奘为什么非要西去取经

  玄奘佛学造诣很深。先后从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辩、玄会等学《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成实论》《俱舍论》以及《大般涅槃经》等经论,因感各派学说分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印度学习佛教。贞观元年(627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乃“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知识链接2:为什么玄奘出门如此艰难

  贞观元年,玄奘28岁。朝廷知道玄奘的佛学修养,请他去庄严寺做住持,玄奘谢绝了,因为他的求法之心已定。当时,要出国取经有个申请批准的问题。玄奘法师在贞观三年(629年)正式向朝廷上表,要求到印度(即古天竺)去求法,但是朝廷没有批准。因为太宗皇帝当时已经把道教定为国教,不那么重视佛教。

  这时在河南等很多地方发生了灾害,出现灾荒,饥民成群,四处流窜,朝廷只好允许灾民四处觅食,各路关卡就放开了。玄奘就趁此机会混在饥民之中,踏上了西行取经之路,很快到达了西陲边防重镇凉州(今甘肃武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玄奘取经是偷渡出去的。他每到一个关卡都心惊胆战,怕被捉住,遣送回长安。这与《西游记》小说所描写的,奉唐太宗之命去求法,唐太宗还设盛宴相送的情节截然不同。

  《大唐玄奘》之真实的震撼

  《大唐玄奘》的到来,大概是所有西游文化体验中最特别的一次,因为这是最真实也是最传奇的取经人,最平实也是最神奇的故事,哪怕《大话西游》《大圣归来》再怎么红到发烫,也抵不过历史所蕴含的力量,因为真实而震撼,1300多年前,曾有一位僧人就那么凭着一双腿走过千关万山,耐得住风餐露宿、劳顿与孤独,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信念,到达了佛法的彼岸。一切的妖魔鬼怪,九九八十一难,都化作了真实的旅行艰难,走过沙漠,行过绿洲,爬过雪山,蹚过草地,其实任何文字的描述在这样伟大的历程面前,都是苍白无力的。而霍建起导演,竟然用影像还原了历史,让我们跟随玄奘的脚步,共同完成了西行之路,尽显电影的魅力。

  【素材入文】虽然文学真实与历史真实有所区别,但玄奘真实的历史人生还是足以让大家为之震撼,这就是历史真实的力量。有时,现实的艰辛与无助,远比文学作品中对苦难的描述来得更铺天盖地。

  《大唐玄奘》之信仰篇

  贯穿影片的主线是玄奘的信仰,因为对真理的探求,在天不时,地不利,人不和的情况下,玄奘毅然决定西去取经,取经路上危机四伏,不仅有人为的因素,还有恶劣的自然环境,在戈壁和沙漠中穿行时,对玄奘信仰的刻画就表现得淋漓尽致,玄奘的饮用水不幸被暴风打翻,唯一救命的水消失殆尽,玄奘却从来没有放弃过,最后终于在老马的帮助下找到了绿洲。同样是穿越戈壁与沙漠,莽撞的大学生死于幼稚无知,徒步探险的探险家死于内心迷茫,而玄奘却因为强大的信念而活了下来。一个人有信念,才无坚不摧,无往不利。

  【素材入文】在《作文选》中,我们总能看到同学们引用玄奘取经之例来表示信仰的重要性,然而多数人对玄奘取经的认识还停留在小说《西游记》的形象上,缺乏系统的认识。《大唐玄奘》正好可以弥补这部分的不足,它将用它的真实,打通你对信仰的认识。

  《大唐玄奘》之毅力篇

  玄奘取经的路上,不仅仅是风餐露宿那么简单:孤身上路的人身安全,沿途官吏及各国国王的阻碍挽留,挑战生理极限的荒漠求生,惊天动地的雪崩遇险……其间惊心动魄的种种遭遇,有人祸,亦有天灾,致使玄奘无数次命悬一线,在鬼门关前徘徊复徘徊,而他最终都一一撑了过来,这不得不让我们感叹玄奘毅力之伟大。

  【素材入文】一个人穿越大沙漠,走过戈壁滩,除了信仰的支撑,个人的毅力也是不可缺少的。在“毅力”和“信仰”这两个词已经被滥用的今天,真正去理解毅力背后关涉的动作,才是最重要的。

  《大唐玄奘》之业界评价

  《大唐玄奘》从史书《大唐西域记》等历史文本出发,影片的叙事表现与平铺直叙的人物传记片有所不同,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事件,以三段式的方式来呈现,在故事递进层面存在着一定的叙事跳跃。导演有意回避了偏于戏剧化的表达,从心理和环境角度来表现人物困境,并伴随着一定的宗教意味和哲学意味。——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 饶曙光

  影片仅以一个人物——玄奘,一件事——取经,结构了一部影片。除了黄晓明和西去一路上的壮阔景观,几乎没有武打、传奇、爱情、喜剧等其他吸引人的商业元素。影片的结构是单线的,通过主角来展示其余角色的性格,也在对比中让主角的性格和精神世界更为丰盈。影片在情节和人物的虚实之间,在台词的微言大义和人物的精神探讨等方面,能看到编剧邹静之和艺术总监王家卫的功力。整部电影就是黄晓明的独角戏,在影片中,他去掉了年少轻狂的成分,展现的是角色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纯粹的信仰、真挚的情感。演员和角色的互相成就,给了影片独特的魅力。——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