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黎晖,统治“草莓共和国”

作者:余驰疆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沈黎晖,著名唱片制作人、音乐人,2007年后开始举办音乐节,是著名“草莓音乐节”的创办人,并在几年间迅速把它玩成全国规模最大、在年轻人心中最有人气的音乐节。这个掌控着年轻人的狂热、掌控着音乐的狂欢的大咖直言:“音乐节就是个微缩的年轻世界,这个时代年轻人什么样,你去一个音乐节就能知道。”

  大咖不是一天炼成的。20世纪80年代末,是沈黎晖挥霍青春的日子,在学校倒卖邮票,去安贞门和窦唯等人一起跳迪斯科,还组了个乐队,起名为清醒。90年代初,他们接单做美术印刷,赚多少钱都拿来玩乐队。

  1997年,为了给自己的乐队出张专辑,他组建了摩登天空公司,发起了“北京新声”运动。“我们是信息爆炸时代的产物,是看MTV,听打口碟,视觉资讯爆炸的一代。”

  本以为这样狂放不羁的沈黎晖会成为下一个“黄家驹”,但一次音乐节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2002年,沈黎晖去瑞典胡尔茨弗雷德市参加摇滚音乐节,舞台就在湖边的草地上。他爱上了那种狂欢的感觉,便下决心要做一个自己的音乐节。

  2006年,摩登天空财务有所盈余,他和同事开始筹划一场音乐节。2007年,第一届“摩登天空音乐节”在北京海淀公园举行,“黄牛”“粉丝”“游客”几千号人涌进公园,场面混乱,对讲机里全是尖叫。沈黎晖觉得年轻人需要合法的青春派对与狂欢乐园,可以集体呐喊,集体想象他们短暂的乌托邦,他很庆幸自己的音乐节能成为年轻人的聚集地,供他们宣泄、放肆。

  这一次音乐节使沈黎晖亏了100多万,后来也是有赔有赚,一直不太稳定。直到2009年,沈黎晖做了草莓音乐节,规模比摩登天空音乐节更大、群体更年轻,这才开始慢慢赚钱。这么多年来,沈黎晖从没享受过自己的音乐节。每一次音乐节,他要么在现场边走边看,要么找个小屋子坐在那儿。“睡也睡不着,吃也吃不下,就怕出问题。”

  2014年张曼玉参加“草莓音乐节”,现场风力将近9级,舞台棚顶都要被掀翻,沈黎晖硬是把刚唱到兴头上的张曼玉拉下台来。工作人员对歌迷解释要暂停音乐节,沈黎晖大叫:“不是暂停,是必须终止!”这种谨慎已经成了一种职业病,“‘粉丝’会不会太热情?这个通道会不会太窄?”只要电话响,他就全身战栗。众人的狂欢,都建立在他的如履薄冰之上。

  如今,沈黎晖的努力已经让草莓音乐节成为年轻人的标志。台湾乐评人张铁志写过一篇文章——《草莓共和国》,认为草莓音乐节就是当下年轻人的写照,它真实,充满欢乐精神。

  当初的摇滚青年已经彻底变成了“幕后”老板。当记者问沈黎晖:“还会技痒难耐,想上台吗?”他回答说:“我对创作已没兴趣,没什么想表达的。时间越长、经历越长越说不出口,我觉得我是越来越接近现实的真相了。”

  这个真相是,人的身体落在地球上,心里装着乌托邦。沈黎晖与那些前往“草莓音乐节”的“粉丝”一样,挣扎数年,只为一刻狂欢。

  【人物速写·苦心孤诣】

  沈黎晖做“草莓音乐节”,且不说付出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光是体力和精力的付出也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正是因为沈黎晖的咬牙坚持,我们才能看到如今“草莓音乐节”的风光。

  【人物速写·理想与现实】

  很多人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骨感到丰满要走多远?真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吗?摇滚青年沈黎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跨越了这道鸿沟。他告诉我们,乌托邦并不只存在于脑海里,勇敢去做,就能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