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成“老赖”,打了谁的脸

作者:胡建兵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第一镜头:《成都商报》2016年6月30日报道,拥有“全国劳动模范”“中国五四青年奖章”“全国科教兴农标兵”“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等称号的刘光基由于资金问题,导致经营的公司出现了困难,于是向债权人张某和王某借款450余万元和280余万元,但到期不能偿还,两位债权人便诉讼至法院。法院要求刘光基偿还所欠债务。刘光基向法院书面承诺,愿意分期偿还这两笔债务。可事后几个月,债务仍未履行。为此,四川成都高新区法院将刘光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其出行方式和消费方式进行了限制。一时间,关于“荣誉与诚信”的话题被网友广泛讨论。

  刘光基所获得的荣誉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从好的方面来讲,得到了荣誉也是一种激励,使他不断地激发自己的创业干劲,使自己的事业越做越大。从坏的方面来讲,有了这些荣誉,也使他盲目扩张,摊子越铺越大,只得举债硬闯,陷入今天这种无法自拔的地步。当然,他成“老赖”除了和自身有关外,也和当地政府的宽松执法有关。一些地方政府常常在发现“先进典型”们出现违法乱纪行为后,不但不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还对他们的问题进行包庇和纵容,生怕把问题揭穿后丢了当地有关部门的脸。

  所以,“劳模”成“老赖”这件事,给一些地方政府敲响了警钟。先进典型确实要树,但不能盲目地树,不能用那些荣誉逼得他们没有退路。另外,对于一些先进典型,要关心他们的生产、生活和经营,遇到问题要及时帮助他们沟通和解决,发现他们有违法乱纪等行为,要及时制止,不能让事态扩大化。当然,更重要的是,在一些荣誉的评选和推选过程中,要严格把关,不能光看其表面,更要看其人的本质。不然一旦树错了“典型”,可能被打脸。

  (摘自长江网2016年7月1日)

  名师微评:文章首先指出“劳模”成“老赖”的原因,自身原因是盲目扩张,举债硬闯;客观原因是当地政府的宽松执法。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立典型的建议:一是不能用荣誉逼得典型没有退路;二是遇到问题要及时帮助沟通和解决,发现违法乱纪等行为,要及时制止;三是荣誉的评选和推选过程中,要严格把关。文章结构清晰,原因分析到位,建议合情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