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讽刺口吻寻回尊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作者:未知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作文君:2016年10月14日,意大利戏剧大师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达里奥·福去世,享年90岁。意大利总理马泰奥·伦齐在第一时间哀悼他:“意大利从此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戏剧、文化和市民生活领域的英雄,他的讽刺喜剧,他的导演艺术、舞台设计,他在多个文化艺术领域的成就将成为意大利人对世界文化的伟大遗产”。达里奥·福的作品一直根植于底层人民的生活和当下的政治,因为贬斥当权者,维护被压迫者的尊严,被称为“人民的游吟诗人”。1997年,他凭借“借助传统的中世纪小丑讽刺当权者,为受压迫的人们找回尊严”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为意大利戏剧界的领军人物,他的喜剧风格在全球享有盛誉。

  作者简介

  达里奥·福(1926 — 2016),意大利剧作家、戏剧导演、演员。1926年,达里奥·福出生在意大利北部的桑贾诺市,父亲是铁路工人,母亲务农,家境并不富足。孩提时代,他就常跟玻璃匠、渔夫,甚至走私者的儿子毗邻而居,打成一片。因此他曾自称“文化上是普罗大众的一分子”“一生下来就有政治立场”。此外,达里奥·福从小就十分喜爱故乡世代相传的民间说唱艺术,是个十足的“说唱迷”。长大后他先是同几位演员搭档,在咖啡馆和娱乐场所演出综艺节目。所谓综艺节目,其实是一种兼具小品与弹唱特色的文艺表演形式,短小精悍,贴近生活,诙谐滑稽,同时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后来他还曾为广播和电视撰写和表演喜剧独白,又拍过电影,当过两年电影演员,最后终于全身心投入了戏剧创作。达里奥·福一生共创作50余部戏剧,导演80余部作品。代表剧作有《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不付钱!不付钱!》《滑稽神秘剧》等。

  名篇简介

  《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讲述的是一名身患演员狂症的“疯子”在警察局偶然接触到无政府主义者“偶然死亡”的材料后,他随机应变,乔装成最高法院的代表复审此案,终于洞悉内情。所谓“偶然死亡”,竟是警察对无政府主义者严刑逼供,将其活活打死后从窗口丢下,造成的畏罪自杀的假象。最后呢?这批警察当然都被绳之以法了。

  背景链接:《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源自当时一个真实的事件。1969年,米兰火车站发生一起爆炸案,一名无政府主义者被指控为凶手,审讯期间,他突然跳楼身亡。达里奥·福迅速对此事做出反应,在做出精细的调查之后,写成此剧。它是典型的荒诞讽刺剧,在扎根现实的基础上,将事件以扭曲、夸张的方式呈现出来。

  名篇影响力

  《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曾在意大利引起轰动,在两个演出季里,连演300场,观众超过三十万人次。在国内,孟京辉导演的同名话剧也引起强烈反响,随而成为国内经典剧目,陈建斌在剧中主演的“疯子”让人印象深刻。陈建斌曾这样评价这部戏:“演出获取巨大成功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至少是源自权力机关颠倒是非、捏造事实的伪善谎言,特别是源自他们对国家制度的恣意践踏。我们清醒地知道,我们的铤而走险可能被告发、被指控、被起诉。但无论如何,我们的行动是值得的。”

  精彩选段

  警察局长:我想说,法官先生,您现在岂止是拿我们开心,简直是挖苦我们了。

  疯子:天哪,我绝不会容许自己……

  警察局长(耸耸肩膀):对不起,如果我关上窗子,您不介意吧?有一股寒气吹进来……

  疯子:是的,是的……说真的,还真有点儿冷。

  穿运动夹克的警长:这是太阳刚刚落下的缘故。

  【警长做了一个手势,警察乙上前关窗。】

  疯子:没错。那么,那个晚上,难道太阳没有落下吗?

  穿运动夹克的警长:什么?

  疯子:我说,无政府主义者跳楼的那个晚上,太阳一直当空高挂,没有日落,是吗?

  【三名警员发愣,面面相觑。】

  警察局长:我不明白。

  【疯子佯装厌烦。】

  疯子:我说,虽然当时是十二月,但直到半夜时分,窗子还敞开着,这就是说,天气并不寒冷……而如果寒冬腊月天气并不寒冷,那唯一的原因只能是太阳还没有下山……或者日落特别晚,比方说在午夜一点钟,就像在七月份的挪威一样。

  警察局长:哦,不,我们当时刚把窗子打开……为了换换房间里的空气,是这样吧?

  穿运动夹克的警长:是这样,房间里烟味太浓。

  警察乙:您知道,无政府主义者抽烟很凶。

  疯子:你们打开了玻璃窗……护窗板也打开了吗?

  穿运动夹克的警长:是的,护窗板也打开了。

  疯子:在寒冷的十二月?半夜里气温降到零度以下,寒气不冻僵您的身子?“来,来,透透气!我们才不在乎什么肺炎!”你们至少穿了大衣吧?

  穿运动夹克的警长:不,我们穿了外套。

  疯子:健壮得像运动员!

  穿运动夹克的警长:我向您保证,当时确实不冷。

  警察局长:的确,一点儿都不冷……

  疯子:噢,是吗?那个晚上,气象局向全意大利发出降温预报,将有让白熊也打哆嗦的寒流袭来,可你们却不觉得冷,相反……仿佛是“春天”!莫非每天夜里非洲季风会吹到这儿?要不,海湾地区的暖流通过下水道流到了这座大楼里?

  穿运动夹克的警长:请原谅,法官先生,我弄糊涂了,方才您还申明,您特地到这儿来帮助我们,可现在您却一个劲儿怀疑我们的每一样证据,嘲笑我们,侮辱我们……

  疯子:完全同意,或许我言过其实了,或许我过于怀疑……可是,如今摆在我们面前的,好像是为笨蛋和迟钝的人准备的那种解谜游戏:找出笨蛋警察巴乔基犯下的三十七个错误。我怎么帮助你们呢?(三名警员坐下,一声不吭,神情沮丧)……别哭丧着脸……打起精神来!我以最最严肃的态度向你们许诺,从现在起我不再嘲笑你们。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

  警察局长:对,让它过去吧。

  疯子:现在我们来谈正经事:关于跳楼。

  穿运动夹克的警长:好。

  疯子:我们的无政府主义者走火入魔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导致这一疯狂行动的最令人信服的原因是什么……他突然站起来,猛跑……等一等,谁给他做了“踏脚板”?

  穿运动夹克的警长:什么,“踏脚板”?

  疯子:到底是你们当中的哪一位,站在窗子旁边,在齐胸高的部位,十指交叉,这样,做成一个“踏脚板”,支撑他的脚……噔!他纵身一跃,越过栏杆,跳了下去!

  穿运动夹克的警长:您说什么呀,法官先生,您想要我们……

  疯子:不,看在上帝的份上,别激动……我只是这样问问……我刚才想,更准确地说,他是站在那儿,那么,助跑的距离如此短,没有外来的帮助,他怎么跳……我无意让谁怀疑……

  穿运动夹克的警长:没什么可怀疑的,法官先生,我向您保证……一切都是他自个儿干的!

  疯子:压根儿没有田径赛场上的那种“踏脚板”?

  穿运动夹克的警长:没有……

  疯子:也许他跳楼的时候穿了一双布鲁梅利式的带弹性鞋钉的跑鞋?

  穿运动夹克的警长:不,普通的鞋……

  疯子:好,事情就是这样:一方面,此人身高差不多只有一米六。独自一人,没有外来的帮助,没有阶梯……另一方面,有足足半打的警察就在离他几米远的地方,其中一名甚至就站在窗子旁边,但谁也没有及时介入……

  穿运动夹克的警长:可情况是如此突然……

  警察乙:您难以想象,那鬼东西动作是多么敏捷……我勉强抓住他的一只脚!

  疯子:啊,你们瞧,你们瞧,我的煽动本领显示了效果:您说您抓住他的一只脚。

  警察乙:是的,但我手里只留下他的一只鞋,他还是跳下去了。

  疯子:这无关紧要。至关重要的是,这只鞋留了下来。这只鞋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你们挽救他的诚心!(认真地看一份材料)

  穿运动夹克的警长:当然,无可辩驳!

  警察局长(对警察乙):好样的!

  警察乙:谢谢您,局长先……

  警察局长:住嘴!

  疯子:等一等……可这儿有什么东西不太对劲儿。自杀者有三只鞋吗?

  警察局长:什么,三只鞋?

  疯子:是的,一只鞋留在这位警察的手里……这事情发生以后的某一天,他本人这么作证的……(展示材料)瞧这里。

  穿运动夹克的警长:正是……他向《晚邮报》的记者这么说的。

  疯子:但这儿,在另一份附件里,清清楚楚地写着,无政府主义者在院子里的石板地上死去的时候,两只脚都穿着鞋子。那些闻讯跑来的人,其中有一位《团结报》的记者,还有其他路过的记者,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穿运动夹克的警长:我不明白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

  名篇赏析

  无政府主义者意外死亡了?

  □半碗馄饨

  长久以来“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的这个名字对我就有无穷的吸引力,让我对这个充满荒诞色彩的故事有了更荒腔走板的想象,必须承认之前对于这个作品的幻想仅仅是根据这个绕口的名字而得来的凭空的幻想,或许有那么一个虚无主义者为了某一个异想天开的理想结果离奇地死去了,总觉得有点儿像堂·吉诃德才对,应该比堂·吉诃德更荒唐一些,结果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

  “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仅仅是剧本中的一个线索,而由此牵连出的故事充满了对社会的讽刺,但当这一切从一个疯子的口中说出来的时候又多了几分的荒诞,从文学作品的角度《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具备了很强有力的批评感,但从文字或读者脑海中幻想的表演场景中又不失令人啼笑皆非的“笑”果。

  用卡尔维诺的话来说这就是名著——“人人都在谈论,却谁也没看过的书”。相信谈论这部作品的人一定比读过它的人多出不知道多少倍,甚至我在看过它之前也曾口沫横飞地对别人侃侃而谈,当然从来也没有一条法律规定不许谈论一本没读过的书,更有甚者如巴耶·皮埃尔之流甚至大谈《如何谈论一本你没读过的书》。文学留给读者的空间往往也就在于此,好的文学作品的空间一定是超出文本本身的。但当读过了这部作品,我更能言之凿凿谈谈这个故事了,那个有扮演癖的疯子到底是谁?难道仅仅因为一张精神病院的证明他所说的一切就都是疯言疯语而已?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对这两个并不高明的问题进行起码的反思,我觉得他如果不是疯子,他一定是一位好演员、好法官、好警察、好专家、好神父……

  达里奥·福在一个非常简单的场景内展开这个剧本,甚至没什么真正有用的道具,人物关系简单到几乎没关系,全剧的张力和冲突都是通过对白展现的,这是剧作家文字功力的体现,毕竟对白为读者或观众叙述着故事的同时也塑造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状态,疯子在剧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并在不同角色中说着不同身份的对白,他欺骗了自己也欺骗了所有人,当然最终他被人识破,被骗的局长很气愤地指责疯子的所作所为,之前心悦诚服的金玉良言也瞬间变成了胡说八道的疯言疯语,但作为读者,那一切绝不仅是痴人说梦般的胡言乱语而已。

  如果说这部有些荒诞的话剧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深刻反思的话,那将全部是从疯子口中说出来的,无论是社会制度的改革,还是不合理的社会现状,哪怕是对人们的生活习惯的调侃都在一个疯子的话语中变得充满了讽刺的色彩,或许我们都是被畸形社会改造过的“正常人”,变得无力面对任何反叛的声音,其实这才是最可怕的一种状态,人的理想无论如何都会被社会意识形态所左右,当众口一词的时候、没有反对的时候这个社会就距离被颠覆不远了,言者无罪才是培育人们自我意识和判断能力的前提,也只有当人们具备了判断能力,社会才会进步。否则,荒唐的社会只能培养荒唐的正常人,而疯子说的话不会有人听,无政府主义者永远会意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