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在唐朝过得怎么样

作者:柳余恨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适用话题】对外交流 包容与开放 自信与个性

  公元6 3 0年,唐首都长安,一大队辫子军,在唐朝军队的护送下,懒散地走进城内。他们刚在一场战役中败于唐朝,不幸成为战俘。然而,不同于一般战俘,他们并未享受到捆绑级待遇。这群人的带头大哥是颉利可汗,10年前,他成为东突厥领袖,此后便无数次骚扰唐朝,最终被唐军队生擒。

  然而,唐太宗并没有赐死这个老对手,相反,命李靖将他送至长安,赐他田宅,授他官爵,好生相待。借由此事,唐太宗告诉了各国人民:我大唐开明的民族政策,可不是說着玩的。

  自此以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抱着不同的目的来到了长安。唐朝鼎盛时期,长安人口达到100万,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老外占到总人数的5%。这是什么概念?如今的北京城,常驻老外也就占总人口的1%。

  这么多老外汇聚在长安,他们究竟过得怎么样呢?据金庸考证,唐朝近300年,至少任用了23名胡人宰相。除了西边的大胡子,东边的日本人,也是唐朝官场的一道风景。

  唐时期,日本向中国派遣了19批遣唐使。不少人参加了科举考试,在唐朝为官。阿倍仲麻吕,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阿倍仲麻吕,中文名晁衡,自19岁来到长安后,30多年间,一直在唐朝为官,最高官至安南都护,后因思念家乡,请辞回国,唐玄宗念其功绩,任命其为唐朝驻日本使节。一个日本人,被任命为唐朝驻日本的大使,也是没谁了。

  外国官员的存在,丝毫没有降低唐政府运行效率。相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不断交流和讨论,使唐政府变得越发自信和开放。

  那么老外对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唐时期,老百姓将西边来的老外,统称为胡人。因为听不懂他们说什么,所以对于不明白的话,老百姓习惯称为:“胡”言乱语。久而久之,“胡言乱语”进化为成语。

  走进陕西省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唐时期人像雕塑,他们面貌各异,或大眼睛高鼻梁,或长卷发黑脸庞,或尖额头宽下巴,或小眼睛胖脸颊。这些老外,生前都是墓主人的仆人,他们靠着一技之长,博得主人喜爱。主人死后,根据他们的外形,做成雕塑,希望到九泉之下,依然能欣赏到他们精湛的表演。

  这从侧面反映了,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行为。它已经融入寻常百姓家。那时的唐朝,世界各国人为之向往,大家抱着不同的目的,来到这个伟大的国度,渴望实现自己的大唐梦。

  这一个个不同肤色面孔的人,汇聚在长安这座繁华都市。正是他们的存在,使唐朝成为中华文明史上,最为人所怀念的一个朝代。

  【素材分析】大唐的荣耀与伟大得益于唐朝的开明政策、宽广胸襟和开放包容,使渴望实现自己大唐梦的四方老外,都能人尽其才地安身安心为我所用。当下,我们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更需要这种海纳百川的大唐胸襟和开放开拓的盛唐精神。

  NEW视野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5年来,制度改革与时俱进,以自信的姿态和宽广的胸襟狂飙突进,现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同时,中国还努力推进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体制建设。可以说,今天的中国,正以昂首的姿态实现着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