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杨洁和《西游记》留给我们的那些令人感动的小细节

作者:罗芊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适用话题】勇气 创新 坚持 感动

  1.1929年,杨洁出生,她的原名叫杨豫华,因为妈妈的家乡是河南信阳。杨洁的父亲杨伯恺在她不到3岁时就开始教她认字。她的学历就只有三天小学、六天中学。

  2.1945年5月初,杨洁16岁不到就被父亲送到延安。四年后,在杨洁20岁时,她的父亲杨伯恺和其他三十多人一起被军统密令杀害于成都十二桥,史称“成都十二桥”惨案。

  3.1958年,杨洁进入中央电视台。时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的洪民生问她:“杨洁,要是让你把《西游记》拍成电视剧,你敢不敢接?”杨洁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怔之后,她冲口而出:“有钱就敢,为什么不敢!”

  4.拍摄《西游记》之前,杨洁看了一点日本和中国台湾合拍的《西游记》片段,里面有这样的情节:孙悟空能够一棍子把地凿穿,喷出来的石油能够到达天上;唐僧哭着喊着要和妖怪结婚;猪八戒跳大神,要把唐僧唤醒……她感到非常气愤,决心要拍出与他们截然不同的《西游记》来。

  5.拍摄期间,有人向领导反映说《西游记》剧组借機到处旅游。后来财政部、广电部和中央电视台还组成一个三人小组,专门来调查他们,跟着剧组一段时间。结果发现他们太辛苦了,太危险了,给他们追加了100万,买新设备,还给每个人买了一件风衣。

  6.拍摄《西游记》,剧组只有一台摄像机,一个摄像师。要同时多角度拍摄,还要保持画面统一,剧情连贯,后来杨洁曾经到日本NHK电视台交流,被同行先进的摄影棚震惊了。日本同行问,《西游记》机位角度很多变,你用了几台机器?杨洁答复“一台”,日本人几乎无法相信。

  7.十一集播出后,许多人针对《西游记》的音乐提出了意见,王枫台长召开专家作曲家会议。专家们认为,曲子太“洋”,不够民族化。这种东西用来描述我国古典名著,是不合适的。许镜清情绪低落,认为自己得滚蛋了。不料杨洁没有接受这些意见。她认为不能人云亦云,哪怕是来自台长、专家的意见。

  8.很多老演员让杨洁非常感动,太上老君的扮演者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著名表演艺术家郑榕,每次拍戏,他总是第一个到场,自己静静地备戏。他所有的戏,都在“天宫”里,都要放“干冰”。那是非常冷的气雾体,演员一拍完就都赶紧逃离现场,郑榕年岁大了,腿脚又不大好,但他在一场戏没有拍完前,从不离开现场。

  (本文部分内容摘自《杨洁自述:我的九九八十一难》《敢问路在何方》)

  【素材分析】当年拍摄《西游记》称得上是“九九八十一难”,但杨洁和剧组演员却凭借着一腔热忱,将自己所有的才华都用在了《西游记》的拍摄上。杨洁导演在艺术上的创新与坚持,加上剧组人员的努力,共同成就了86版《西游记》这座高峰。

  (特约教师 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