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人生没有太晚的坚持

作者:归逸 来源:《意林少年版》

  金秋十月,诺贝尔奖再次花落中国,一时间,屠呦呦的名字传遍大街小巷。“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人们在为如此诗意的名字赞叹之余,更多的是对这位数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敢于奉献的和蔼老人的敬佩。

  呦呦鹿鸣,是一鸣惊人,更是一生执着。

  屠呦呦,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因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其父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的诗经典故为她取名呦呦,以示爱女心切。谁曾想到,当年饱含疼爱和期许的名字,却在日后一语中的。当时家乡肆虐的疟疾给儿时的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小时候就对中药有了深刻印象,这促使她后来去探索其中的奥秘。

  屠呦呦的中学时期成绩平平,为人也十分低调。屠呦呦留给同学和老师的印象是:为人很低调,表现也不是很突出,但读书很认真,而且只要她喜欢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据学校一位老师说,当时屠呦呦的学习成绩不是非常突出,成绩单上有90多分的,也有60多分的。可见成绩只是一方面,个人能力才是更重要的。

  后来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她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从此和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已经四十多年了,尽管一直以来她还是个三无科学家,只有本科学历,没有海外留学经历,又非院士头衔,但她始终默默无闻地工作,致力于青蒿素的研究。成功是经历了190次失败后才姗姗来迟的。为了提取青蒿素,并观察其对疟原虫的控制,屠呦呦先后尝试了190次。反复做实验长达两百次,常人看来,恐怕早就放弃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成功,反而有更艰巨的任务等待着她。提取之后,青蒿素会对疾病有效吗?为了验证其效,屠呦呦等药学家先用青蒿素在动物身上的实验,并获得了成功,但是对动物有效也并不意味着对人体有效。为了一探究竟,她和同事们勇敢地充当了第一批志愿者,在自己的身上进行试验,屠呦呦因此得了中毒性肝炎。为了不影响工作,屠呦呦甚至曾经把4岁的女儿寄养在别处,因为长久见不到妈妈,女儿回来时都不愿再叫爸爸妈妈了。为了自己钟爱的事业以身试险,为了祖国和人民舍小家顾大家,这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药学家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更是她执着信仰不离不弃的一生。

  耄耋之年,荣获世界至高荣誉,屠呦呦用事实告诉我们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回首豆蔻年华,屠呦呦执着于自己的事业,一生不懈地坚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