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地震都会震动日本书业

作者:毛丹青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每回大地震往往会惊撼日本书业,这么说一点儿也不过分!在旅居日本近30年中,我1995年亲身经历了阪神大地震,断水断电断煤气数日,无家可归。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震灾与海啸,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福岛核电站事故至今还记忆犹新。

  日本几乎是世界上地震发生率最高的国家,有关地震的书籍一直拥有相当雄厚的读者层。包括中国四川大地震,先是引发了各类综合杂志编纂专集,并派遣专职摄影师赶赴重灾区,然后从出版发行的内容上看,日本人的着眼点很多都集中到与自己国家的比较上,比如这类标题就显得十分醒目:“跟四川大地震同样级别的地震如果发生在东京,第一时间内的死亡人数必将超过10万!”

  日本尽管在宏观上的危机感一直很强烈,但具体到图书上,尤其是对地震的描述上却非常细致,比如有这样的书名叫《教你震后 200小时之内应该做什么》,另外还有《地震对策的法宝》《唯有人心才能降服地震》等,细读起来,这些书几乎全是大震灾的经历者的口述。

  有关地震的书籍,日本图书的实用性大大高于研究性,作为学术的地震书籍基本上都去了图书馆之类的公共场所,而拿来就可以用的书往往摆在书店内生活专柜最显眼的地方。类似这样的书基本都带一幅当地城市的逃难线路图,书如果在东京卖,就会配上东京的避难图,告诉读者一份非常详细的路线,号称是“延命线”。书如果在大阪或者名古屋卖,这些城市的避难图都会配得十分整齐。所以,一本实用的地震书会分成不同城市的版本,深得当地读者欢迎,乃至成为每个家庭的必备品。

  当然,如此发达的图书制作少不了大批作者的存在,最典型的例子是名冢俊介采访团编著的书,“3·11”东日本大震灾造成战后最惨重的人员损失,该采访团迅速联系到各类杂志的记者奔赴灾区,对受灾者采取了面对面的询问,并把地震发生时的现场情况逐一记录下来,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出版了一本《紧急!地震应急手册》的图文书。

  书的前言是这样写的:“遇到大地震的时候,最叫人痛感的是平常防震防灾的意识是多么重要!同时,为了不让大地震带给我们的教训无用,我们带着最强烈的危机感赶写了这本书。” 据说,包括权威学者在内,大家都认为人类面对大震灾只能从自身一点一滴地积累防震经验,虽然大地震发生是不可避免的,但人可以诱发出内心相对的承载力,由此而把震灾破坏的程度下压到最低点,这才是人类勇敢面对大地震的唯一途径。在熊本大地震后,上述这些图书已重新摆到了日本书店的专柜上。

  对于无情的大自然的灾害,人唯有以人的智慧才能最后取胜。另外,利于防震的实用图书对受灾者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心理安慰。

  【素材运用】图书是知识的载体,也是传播知识的工具。在自然灾害中,除了不可抗拒的天灾造成的损失,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人的不当活动也可能造成二次伤害。而图书业关于地震实用书籍的大量出现正反映了日本人民对经验的传承与渴求。

  【速用名言】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北宋文学家 欧阳修

  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春秋时期教育家 孔子

  【适用话题】经验传承;实用;意识;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