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名师押题:教师

作者:梁涵 来源:《意林·作文素材》

  【名师押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是教师/伟人和罪人/都可能在我这里形成/让人如履薄冰

  我是教师/心底里喜怒哀乐翻滚/黑板上天高地远开阔/脚板下三尺讲台扎根

  这是著名教育学家朱永新写给教师的诗。在你过去和现在的读书生涯里,有哪些令你难忘的老师呢?请以“园丁”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注意人物刻画,突出真情实感,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

  【猜题理由】

  猜押2017年中考作文题“教师”,是分析已经考过的2016年的各地中考真题得出的结论。具体来说,有以下三条理由:

  一、回归教育,紧扣校园。在范围上,中考作文这几年都呈现出“回归教育”和“紧扣校园生活”的稳定趋势。2015年陕西中考作文题目《我的老师》,直击校园主体。2016年北京中考卷《奇妙的实验室》,紧扣校园里的实验课。2016年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卷《我们班的故事》,聚焦校园班级。所以,从全国范围看,师生校园类题目还是热点命题形式。

  二、关注成长,突出体验。“体验教育”是语文课程标准的重要要求之一,新世纪以来,团中央、教育部等多家单位曾大力倡导要在全国少年儿童中推行体验教育模式,让学生在成长中领悟、探究学习。成长有苦有乐,体验酸甜苦辣,化于笔端,自成佳作。例如2015年贵州铜仁中考作文题目《我体验到的 》突出体验;2016年湖南邵阳中考卷《成长的记忆》关注成长;2016年四川达州卷中考作文题《那一股暖流》,突出感动与喜悦等情感,无不突出了体验教育等素质教育的新态势。

  三、偏重记叙,强调感恩。纵观中考和高考的语文作文,我们不难发现,中考语文偏重于记叙文体的出题,高考偏重于议论文体。同时,考题紧扣时代热点,注重对学生进行诸如感恩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引导。例如2016年福建福州卷中考作文题《和谐之美,美在 》;2016年重庆中考B卷《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2016年山东济宁卷《感动》、2016年江西中考卷《那个影响了我的人》等。本次押题其实也是一个感恩主题子目系列。

  【思路导航】

  话题作文审题,必须重视里面的材料和要求,做到“领悟透精神,体会透含义”,围绕话题立意。具体来说,该模拟题审题和立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吃透材料内容,选择擅长文体。材料中强调了教师对学生成长的深远影响——伟人和罪人都可能在“我”这里形成。说明老师不但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这篇作文我们可以从正面和反面去写,例如写一个坏学生变好,或者好学生变坏的作文,就非常契合材料了。同时,从文体上看,可以记叙可以议论;但要求“注意人物刻画”,因此,该文只能选择记叙文来写。同学们可以选择记叙文里自己擅长的小小说体、散文体、日记体、书信体等来表情达意。

  2.运用多种手法,生动刻画人物。人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进行生动、细致地刻画。借助令人倍感真实的第一人称“我”来叙写这些人物细节,从而凸显人物精神和风貌。

  3.精选回忆事例,突出真情实感。题目要求“突出真情实感”,所以,同学们不但要叙述事件,同时还要学会抒情的手法。同学们可以通过精选记忆中的代表性事件,以小见大,借助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手法,表达自己的热爱、感激之情。

  突围角度一:曾经沧海难为水——追忆亡灵精魄,表达难忘师恩

  名师支招:以抒情为主,记叙为辅。例如运用直接抒情,表达对曾经恩师的感激之情。为了强化真情实感,我们可以采用第二人称“您”,面对面倾诉。

  【范文示例】

  感谢一路有您

  □安徽省太湖县牛镇中学 吴 玲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蓦然回首,我们已经长大了。看看走过的路,不禁感慨万千。这一路,那些粉笔见证了我们成长;这一路,那些墨水给予了我们快乐!然而,在我们高高兴兴地继续向前时,王老师您却永远地离开了……

  触动心中的弦,滴落眼里的泪,这都是我对您的怀念、对您的敬爱。

  那一年,我六岁,刚上小学,您是我们这个小学的校长,挺着微大的肚子、走路缓慢,但脸上却总是挂着慈祥的笑容。

  我分不清“瓜”字和“爪”字,罚抄后,我的作业本上第三次写错了。您没有嘲笑我笨,也没有像爸爸妈妈那样厉声批评我。您把我叫到房间里,用粉笔在地上写两个“爪”子,再从抽屉里拿出一粒黑瓜子,放在“爪”的下面。您笑眯眯地问我:“这两个字有什么区别?现在明白了哪个是瓜字,哪个是爪子了吗?”我怯生生地点了点头,说:“知道了,这里多出的一点是一粒瓜子。”您摸着我的头,夸我好孩子。当时,我脑海里豁然开朗,那一粒黑瓜子定格在我的记忆里。

  岁月如歌,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了。转眼我们就上了初中。可谁料想到,就在今年您却因为劳累,患上了肝癌,永远地“走”了。走得那么悄无声息,那么叫人难以置信。正如徐志摩的诗里写地那样:轻轻地走了,挥一挥衣袖,没有带走一片云彩。

  您房门前的那棵桃树,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开得正艳。每年秋天来时,都硕果累累。然而今天我再次路过,却再也不见您熟悉的身影。

  亲爱的王老师,我的“谢谢”说得太晚了,但我仍然希望您能在天堂里听得到。

  点 评

  本文就是以“抒情为主”的范例。一是形象鲜明。文章以哀悼亡者的视觉,运用第二人称“您”的口吻,向我们刻画了一位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优秀教师形象,读来如沐春风,令人动容。二是手法新颖。全文采用倒叙的手法,结尾呼应开头。

  突围角度二:不知辛苦为谁甜——突出正面形象,展现教书育人之理

  名师支招:以记叙为主,抒情为辅。为了突出教师的正面形象,我们可以写一个坏小子,在老师的教育下,怎样变成好孩子,从而展现“师道”这一主题。为了让文章更美,我们可以借助新颖的标题来装饰。

  【范文示例】

  吾爱吾“班头”

  □安徽省太湖县牛镇中学 吉 煜

  曾经的我,是一头放荡不羁的野牛,是被老师称为差生的“大侠客”。但在我看来,老师眼中的乖乖牌就是书呆子,青春本来不就是放荡不羁爱自由嘛!

  上英语课的时候,老师在上面讲课,我却在下面心猿意马,顽皮捣蛋。老师让我们齐读课文,我就滥竽充数地在里面唱歌。老师不让我和同学交头接耳,我就趁老师转身的时候,给同桌扔纸团。就这样,各科老师都对我感到“头痛”!唯独我们的“班头”——班主任,对我还是谆谆教诲。可是我根本不屑他对我的怜爱和殷殷希望。在我看来,以捣乱引来同学、老师的关注目光,正是我的本领。

  我经常带着一些成绩差的“小弟们”,在楼梯里练习“武术”,问年龄小的学弟索要“保护费”,我觉得这简直酷毙了!

  又是班头。他将我叫到房间里,对我轻言细语地说:“不要将你聪明的头脑用在坏处啊!”我将头转向一边,完全不理会他的说教。

  放假了,我偷偷去网吧,其间和一个男生发生矛盾,两人大干了一场,为此我还挂了彩,眼睛肿胀得睁不开。就在我回家途中,我看到了班头。我原以为他会像父母那样,上来就劈头盖脸地骂我一顿,但是他眼里流露出的是心疼的目光,第一句竟是:“受伤了吗?”我的心一下子就解封了,泪水藏不住地往下掉。班头拍拍我的肩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别哭。”那一次,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关爱和不离不弃。

  从此,我这匹野马,在班头的调教下,开始变得温顺起来。班头抽时间给我补课,我的学习也慢慢赶了上来,班头也露出了欣慰的神情。

  老师如色,学生如布,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我很庆幸,在生命中能遇到一位对我始终不离不弃的班头。

  点 评

  本文就是以“记叙为主”的佳作,亮点有三:一是情感真挚。老师对待差生的态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老师的高度。二是巧妙对比。作文通过“我”在班主任的关爱下不同学习和生活状况的对比,揭示了“师爱”的主题。三是标题新颖。标题借助名言“吾爱吾师”,改为“吾爱吾‘班头’”,点亮了全文。

  突围角度三:一枝一叶总关情——通过以小见大,抒发伴随成长之情

  名师支招:学校无小事,点滴皆教育。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还可以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用“日记体”或“小标题”等手段来装饰习作,来抒发教师伴我们快乐成长之情。

  【范文示例】

  难忘“袁光头”

  □安徽省太湖县牛镇中学 王 悦

  又是一个久旱不雨的夏天,炎热的太阳烤得田里的老泥鳅都翻白了。村边的小溪里,露在水面的石头忽然变大了,在阳光的照射下,犹如我曾经的启蒙老师光光的秃头。

  蝉鸣嘶嘶,我的心一下子就飞回到了小学时代……

  一、袁光头

  “同学们,大家好。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名叫袁建华,因为读书不喜欢动脑筋,所以,脑袋上的毛毛都掉光了,因此大家都叫我袁光头。”

  一只筋脉突兀的手握着一根白色的粉笔,在教室的黑板上留下了一个令人搞笑的名字——袁光头。

  “我希望同学们千万不要学我偷懒,否则,你们也会掉光头上的毛毛啊……”

  这就是我们和袁光头的第一次邂逅,那时我们才六岁,读一年级,大家以后背书、作业都非常积极,吓得不敢偷懒,都怕头发掉光光啊!

  二、聪明绝顶

  人们总是说“聪明绝顶”。是的,袁光头就是这样的人。

  一次,同桌误会我拿了他的橡皮,我为此据理力争。最后,我俩相持不下,只好找袁光头解决问题了,因为他是我的班主任。

  “报告老师。”我喊了一声。袁光头看到我后,用右手轻推了一下鼻梁上又黄又旧的眼镜,微笑着把我叫了进去。我说明了来意,袁光头神情微微变换了一下,转眼便又微笑着看着我。

  “那橡皮真的是你的吗?”

  “当然。”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那你是不是好学生呢?”

  “是的。”我骄傲地答道。

  “那好学生是不是应该帮助别人呢?”

  “哦……”

  最后,我分了一半橡皮给同桌。

  后来,我才明白袁老师给我设了一个“套”,因为此事,我在学期末得到了乐于助人的奖励。就这样,我“被”成为乐于助人的学生。也是从那天起,我再也没有因为小事和同学闹矛盾。

  如今,袁光头已经不再是我的班主任,但是我很感谢生命中能有这样一位幽默又不乏大智慧的老师出现。

  屋外蝉声四起,凉风习习。袁光头,您现在还好吗?

  点 评

  这篇习作就是通过小标题的新颖形式,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将一个光头形象的恩师描绘得栩栩如生。作者巧妙地扣住“光头”这一相貌特征,运用小标题这一新颖形式刻画人物。特别是结尾和开头的环境描写,匠心独具,首尾呼应,结构严谨。